• 专科托底,特色服务,医养融合如何成为社会办医发展新机遇?

    发布日期:2025-01-24 00:38    点击次数:19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健康与照护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如何持续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在老年医疗服务领域,泰康医疗是社会办医机构中公认布局时间较早、且形成规模化影响力的典型代表,其在医养融合上的持续探索也为社会提供了有益启示。1月8日,泰康医疗与美国西奈山医疗系统联合举办“共筑长寿医疗发展论坛”,探讨老年医学的发展和未来。会上,国内首个老年急诊中心——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老年急诊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

    在医养融合领域,“泰康模式”有哪些优势和可借鉴的点?面对国家高度关注的老年医学发展短板,泰康作为社会办医代表又是如何补齐和发展的?《看医界》对话泰康医疗老年医学专家,为您探秘医养融合的“泰康”启示录。

    补齐短板,重视慢病

    展开剩余87%

    老年医学学科建设的泰康方案

    “养老是民生问题”, 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张玉霄教授表示,我国老年医学起步较晚,老龄化速度远大于老年医学学科建设速度。

    2024年10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提升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的通知》,从促进老年学科建设、加强老年医学人才队伍培养、规范老年医学诊疗服务和丰富老年医学服务模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并要求到2027年末,力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80%。

    尽管政策一再鼓励,但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公立医院老年病床依旧是一床难求,加上老年人群“一体多病”的特征,现有的资源难以负担起老年人群全部的医疗与养老照护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办医的医疗补充作用就非常重要。

    早在2007年,泰康意识到中国即将进入长寿时代,将医疗、养老事业作为泰康的重点战略和社会责任,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意义的一次重要探索。在泰康医疗“5+N”的战略中,老年医学则作为五大战略重点学专科之一,成为构成“泰康学科体系”的一块重要版图。

    据悉,作为大体量的社会办医机构,泰康拥有的五大医学中心和康复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9000多张床位,能很好的解决老年人就医需求,同时,泰康也愿意为了健康状况复杂的老年患者调动全国资源,提供多学科、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张玉霄教授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慢病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老年医学发展的最大短板在于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泰康的老年医学学科规划,是把老年健康保健和慢病管理放在第一位:一是通过深入全面的健康评估和医疗保健手段,让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二是生病以后不至于半失能或失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为此,泰康将继续通过构建综合性老年医学体系,在健康保健、慢病管理、医养融合、老年综合评估、老年多病共存的MDT和现代康复体系建设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融合五大医学中心特色

    建立“治、防、管”结合的老年病管理体系

    “健康老龄化”是国家赋予老年医学学科建设的任务,由于老年患者普遍存在一体多病的特点,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俞辰斌看来,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建立“治、防、管”结合的老年病管理体系。

    所谓“治”就是对老年患者共病的精准化治疗;“防”则是通过疾病预防让老年人健康的老去,“管”则是对健康老年群体和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这是老年医学学科发展的意义之一所在,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泰康医疗把老年医学作为战略性学科,以同质化的平台化建设+五大医学中心特色技术发展思路,将老年医学作为一站式连续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学科枢纽,服务泰康集团老年生命链的战略目标,为老年居民和患者提升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质量。同质化的平台化建设充分借鉴国际上以西奈山老年医学,以及国内老年医学发展先进理念,以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老年多学科团队为学科特色,以老年与骨科、普外等外科系科室围手术期的协同共管,以及泰康特有的延申至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医养融合,以及高端老年为学科特色进行推进。

    特色技术优势方面,为了充分发挥五大战略学科的优势,泰康医疗结合旗下各医院的本院学科优势,与老年医学深度融合,打造出特色的老年医学专科服务:例如,由张玉霄教授领衔的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老年医学科作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网络核心单位,聚焦老年患者全流程的健康管理,通过基因层面的健康评估,为老年患者提供精准化的治疗,并打造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微创治疗中心。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挂牌南京大学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聚焦老年综合评估,体系化地在门诊、住院、护理区域并延申至苏园社区开展,并以老年认知障碍为中心,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发展衰老评估与干预、老年护理中心,提供医疗诊治、综合评估、自我照护及衰弱训练、康复理疗、中医技术等;宁波泰康脑科医院则整合消化、骨科、康复、普外等多学科资源,形成老年医学特色学科集群,以多学科MDT团队全程保障形成安全、高品质的高龄老年外科特色,并与神经中心、康复中心协同融合,将老年慢病管理从医院延伸至泰康之家·甬园。四川泰康医院老年医学科协同骨科、普外科等外科系科室,组建急诊、麻醉、康复、营养、护理等多学科团队打造了高龄患者的老年外科共管和围手术期管理体系,并且与泰康之家·蜀园老年医学服务一体化融合;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建立了一个全国的标准化的血管衰老的管理中心,以及高端老年医疗平台,整合全院内外科优秀科主任为老年患者提供一站式高品质服务。

    深度医养融合

    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医养融合服务

    多年来,医养融合一直是国家在医疗和养老服务领域的重要政策之一,就在几天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再一次明确“促进医养结合”的目标: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在政策体系、服务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加强疾病防控。

    与国家政策同频,医养融合也一直是泰康坚定不移的战略,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泰康医疗目前已经与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形成“一体化医养融合体、同城紧密型医养融合体、区域型医养融合体”三大创新医养融合体模式。这当中,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与泰康之家·苏园组成的泰康仙林国际医养园区是泰康打造的首个“医教研养康”一体化的医养综合体。

    俞辰斌主任介绍,相比其他养老社区自建二级医院,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与苏园毗邻的区位特点成为其打造医养融合特色的先天优势。实际上,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几乎是举全院之力投入医养融合实践,老年医学科更是以托管苏园医务部的形式,负责社区医疗板块的主要工作。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是相当于三级医院的服务前置到老人身边”,俞主任表示,在其他社区,老人突发疾病时常常涉及向上级医院转诊的问题,而在苏园则可以直接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享受到大型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为了给苏园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该院还将急诊科主任派驻到社区负责全科医疗工作,显著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另外,苏园居民可以在园区内实现急诊和专科的绿色通道,并且全程有专人负责,做到围绕一位患者的多学科“一站式”医疗服务,极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而为了方便社区内慢性病患者日常用药,园区还开设医养融合诊室,可以将老人日常服用的药物直接从医院送到社区,极大方便了老人们的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派驻到苏园的医生也是采取轮换的制度,并非长期只面对社区,这样一来也能保证医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更好地为社区老人服务。

    牵手美国老年医学第一的西奈山

    建立国内首个老年急诊中心

    据悉,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于2022年就成立了老年医学中心,一直向纽约最大的学术医疗系统之一,连续多年蝉联全美老年医学第一的西奈山医疗系统,在老年患者的院前急救、整合性治疗、安宁疗护、居家护理以及老年外科小组的协同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学习。

    活动当天,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老年急诊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国内首个老年急诊中心,专门为老年急症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多学科联合治疗、安排住院、以及从急诊离院后诊疗安排的特殊医疗单元。

    该急诊中心将通过老年友好的就诊环境设施、适应老年病特点的诊疗措施、多学科联合诊疗的特色、扩展的护理服务内涵,将资源集中在老年急症患者的医疗需求上,以提高诊疗质量和生存质量。

    事实上,泰康医疗早在2018年就与西奈山医疗系统建立起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以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为合作重点,结合西奈山医疗系统在老年医学领域的全球领先经验和泰康在中国健康养老产业的独特优势,在学科发展、联合诊疗、质量与安全、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医学教育、临床研究和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泰康医疗老年医学的快速发展,泰康医养融合将向更高层次迈进,为老龄化社会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转变,带来可参考借鉴的实践与经验。(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发布于:上海市